在湘潭市岳塘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,朱意球主任是患者口中“能解痛的好医生”,也是同事眼中“善传承的领路人”。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中医世界,探寻银针背后的精诚与温暖。
清晨的诊室里,一缕阳光轻轻洒落,勾勒出朱意球主任身着白大褂的侧影。问诊时,她语气温和,每一句询问都带着耐心;诊脉时,她手指轻按,细细捕捉脉象的变化;施针时,她手法稳准轻柔,银针在指尖仿佛有了温度——这是她从医二十余年的日常,更是“大医精诚”理念最生动的践行。
朱主任的“医者温度”总藏在一个个小细节里,接诊时她总会多花几分钟倾听患者诉求,治疗后细致叮嘱注意事项,主动留下私人电话方便患者随时咨询。她常说:“医生的真诚和关爱是一剂良药,能托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。”
李奶奶是一位失独老人,因严重腰痛辗转来到针灸科住院。朱主任了解情况后,不仅结合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经济承受力,定制了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,还悄悄自掏腰包送去慰问金。当发现老人为省钱不吃早餐时,她更是记挂在心,每天提前带一份牛奶和面包到科室,笑着对老人说:“这是医院给住院老人的营养餐。”这份“善意的谎言”,让老人一次次红了眼眶。
“能简单不复杂,能保守不手术”,这是朱意球主任始终坚守的治疗理念。自湖南中医学院毕业以来,她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,不断为自己的医术“充电”,系统进修“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微创治疗技术”,在“全国整脊学高级研修班”“全国首届肌筋膜触发点学习班”及“全国整脊技术高级研修班”的课堂上,都能看到她专注研学的身影。二十余年的临床沉淀,让她把“精准”二字刻进每一次施针,也让中医传统疗法在现代诊疗中焕发出蓬勃活力。
作为针灸科主任,她的追求从不止于“自己治好病”,更在于让中医的力量惠及更多人:她经常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复盘病例、分享经验,培养年轻中医人才;积极参与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,致力于将各种适宜的非药物疗法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;带队进社区、养老院义诊,教居民颈椎操、讲秋冬养生知识,践行“治未病”理念。
“银针虽小,能通经脉;仁心虽柔,能济苍生。”朱意球用二十余年的坚守证明:中医的力量,既源于精湛的医术,更源于那颗滚烫的初心。在岳塘这片土地上,这份“精诚中医”的守护,始终温暖相伴,从未缺席。
朱意球
副主任医师
针灸推拿科主任、中医针灸推拿学科带头人、中国整脊师。本科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医疗专业,从事临床诊疗工作 20 余年。现担任全国针刀学会委员、湖南省针灸学会理事、湘潭市针灸科 “中医质量控制专家”。擅长运用针灸、针刀、手法等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疼痛及关节退行性变等各类痛症,对中风后遗症、面神经炎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等病症有丰富的诊疗经验。(通讯员 刘慧琼)